欢迎访沈阳市统计局官方网站! 无障碍辅助浏览工具条
2021-8-11 星期三   14:13:52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简体版 繁体版
    您的位置:首页 > 数据发布 > 市情分析
    沈阳市工业企业自主创新现状调研报告
    时间:2023年11月30日来源:沈阳市统计局

    科技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是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引擎。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强调指出,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加快构建具有东北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工业是沈阳市科技创新的主体。2022年,工业企业R&D经费投入占全市的42.4%。客观分析工业企业的创新现状,对于加快推进沈阳科技创新步伐具有积极意义。近期市统计局对全市研究开发费用排名前300名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开展了自主创新情况问卷调查,并结合实地调研进行分析研究,形成此调研报告。

    一、调研对象和方式

    调研采取问卷调查与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式,选取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研究开发费用排名前300名的企业进行问卷调查(300户企业研发费用合计占全市规上工业企业总研发费用的88.5%)。调查时期为2022年度。调查内容包括企业自主创新的方式、要素保障、动力来源以及企业对创新环境的满意程度等。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292份。调查后,选取其中不同规模、不同行业、不同注册登记类型的30户企业进行了实地调研。

    二、调研结果

    (一)创新活动以自主开发为主

    数据显示,被调查企业自主创新、核心技术创新及技术获取等科技创新活动均以自主开发为主,并且企业自己研发的科技成果利用率最好。

    1.自主开发技术是企业自主创新最主要技术来源

    数据显示,自主开发技术为主是被调查企业自主创新的最主要技术来源,其所占比例为75.9%;其次是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占21%;引进技术占3.1%(见图1)。


    图1  2022年被调查企业自主创新技术来源构成图

    2.企业技术获取的最主要途径为自主开发

    数据显示,被调查企业自主创新过程中技术获取的最主要途径为自主开发,占59.3%;其次是引进人才和培训、购买设备,占18.3%;从购买设备中获取技术的企业占13.4%(见图2)。


    图2  2022年被调查企业自主创新中技术获取途径分类图

    3.企业自己研发的科技成果利用率最好

    数据显示,对于企业利用率最高的科技成果,79.7%的被调查企业认为是自己研发的科技成果;16.5%的被调查企业认为是与科研机构合作研发的成果;3.8%的被调查企业认为是在市场上购买的科技成果(见图3)。


    图3  2022年被调查企业对科技成果利用率的认识效果图

    (二)创新活动的各项要素保障情况不一

    人才和资金是影响企业自主创新最重要的因素。调研数据显示,34.8%的被调查企业认为对自主创新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技术人员;32.3%的被调查企业认为对自主创新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资金;16.5%的被调查企业认为专利和先进技术最重要;14.7%的被调查企业认为政府的激励政策最重要;认为专利和先进技术最重要的仅占1.8%(见图4)。


    图4  2022年被调查企业对自主创新最重要影响因素的认识分类图

    1.绝大部分被调查企业表示创新资金压力较大

    在实地走访的企业中,有25户企业受访者表示企业创新资金压力较大,占83.3%。市场成本高、原材料价格波动大、用工成本上升、市场和投资预期不稳定等都会导致研发成本的提高,部分受访者表示,如果创新资金充足,可以极大缩短创新周期,并提高创新成功率。

    2.半数企业认为其科技人员基本满足研发需求

    数据显示,55%的被调查企业认为其科技人员的供给基本满足企业的研发需求;14.9%的被调查企业认为其科技人员短缺;认为企业科技人员的供给尚不能满足企业的研发需求的占总数的7.8%;另有22.4%的企业认为当前企业的高层次科技人员短缺(见图5)。


    图5  2022年被调查企业研发中的科技人员供给状况示意图

    3.科研装备基本能够满足研发需求

    数据显示,88.7%的被调查企业认为其研发所使用的科研装备能基本满足研发需求;8.6%的被调查企业认为其研发所使用的科研装备尚不能满足研发需求;2.1%的被调查企业认为其研发装备简陋;0.7%的被调查企业基本无研发装备(见图6)。


    图6  2022年被调查企业的科研装备状况示意图

    (三)创新活动受外部因素影响较大

    1.市场需求是企业自主创新动力的主要来源

    数据显示,41.9%的被调查企业认为市场需求是自主创新的最主要动力来源;31.1%的被调查企业认为自主创新的动力来源于企业发展的需要;15.9%的被调查企业认为自主创新的动力来源于同行业间的竞争;还有10.8%的被调查企业认为自主创新的动力来源于政府的政策激励作用(见图7)。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为中心的市场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并成为带动当前沈阳工业企业创新活动的直接原动力,企业自主创新的意识正在不断增强。


    图7  2022年被调查企业对自主创新主要动力的认识效果图

    2.完善的科技成果转化市场是企业与科研机构间的最佳联系纽带

    数据显示,对于企业与科研机构间的联系纽带这一问题,51.8%的被调查企业认为应该是完善的科技成果转化市场;29.3%的被调查企业认为应该是共享研发人才;11.3%的被调查企业认为应该是技术开发服务机构;7.6%的被调查企业认为应该是行业协会(见图8)。


    图8  2022年被调查企业与科研机构间联系纽带的认识分类图

    3.企业的创新信息来源相对单一

    数据显示,被调查企业的创新信息来源以企业内部信息或企业集团内部信息和来自客户或消费者的信息为主,分别占被调查企业的29.7%和26.7%,两者相加超过总数的一半;11.8%的被调查企业的创新信息来自设备、原材料、组件或软件供应商的信息;10.8%的被调查企业回答来自高等学校或研究机构的信息;10.6%的被调查企业回答来自政府部门或行业协会的信息;10.1%的被调查企业回答来自商品交易会、展览会、文献、期刊、出版物的信息或互联网媒体的信息(见图9)。


    图92022年被调查企业创新信息来源示意图

    (四)创新环境不同侧面满意度有所差异

    1.企业对当前科技政策环境总体上比较满意

    数据显示,当被问及对当前企业发展的科技政策环境的满意程度时,63.5%的被调查企业对当前科技政策环境比较满意;22.4%的被调查企业对当前科技政策环境很满意;13.8%的被调查企业对当前科技政策环境反映一般;另有0.3%的被调查企业对当前科技政策环境不满意(见图10)。


    图10  2022年被调查企业对科技政策环境的满意程度示意图

    2.技术市场不发达是制约企业创新最主要的环境因素

    数据显示,39%的被调查企业认为沈阳工业企业自主创新政策环境方面最重要的制约因素是技术市场不发达;32%的被调查企业认为是税收土地贷款等政策优惠不够;16.2%的被调查企业认为是风险资本市场不发达;认为沈阳地区的创新服务体系不成熟的被调查企业占12.8%(见图11)。


    图11  2022年被调查企业对制约自主创新的政策环境因素的认识示意图

    3.行业协会的作用有待于进一步发挥

    数据显示,32.9%的被调查企业认为行业协会对调解行业的内专利纠纷有作用;67.1%的被调查企业认为目前行业协会对调解行业内专利纠纷的作用不大,未来应发挥更大作用(见图12)。

    图12  2022年被调查企业对行业协会在调解行业内专利纠纷中作用的认识示意图

    三、调研反映出的主要问题

    通过为期2个月的调研,及对调研数据的深入分析,发现沈阳工业企业自主创新方面存在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问题。

    (一)自主创新意识不强

    企业的基层管理者和员工大多认为自主创新是企业研发人员的工作和任务,创新积极性并不高,导致企业自主创新的整体意识不强。某些企业经营者急功近利,技术以引进和模仿为主,生产以加工或组装为主,严重阻碍了企业自主创新的进程。

    (二)创新资金压力大

    数据显示,32.3%的被调查企业认为资金对企业自主创新最为重要,34.4%的被调查企业认为创新费用过高是制约企业创新的技术环境方面的最重要影响因素。

    (三)创新型人才短缺

    数据显示,21.1%的被调查企业认为缺乏人才是制约企业创新的重要因素,认为科技人员基本满足研发需求和尚不能满足研发需求的企业各占一半,其中,22.4%的企业认为当前企业的高层次科技人员短缺,是企业自主创新发展中的重要瓶颈。

    (四)缺乏有效的技术创新中介服务体系

    数据显示,39%的被调查企业认为技术市场不发达是制约企业自主创新最重要的政策环境方面的影响因素;12.8%的被调查企业认为自主创新最重要的政策环境方面的制约因素是地区创新服务体系不成熟。

    (五)企业创新激励机制不完善

    数据显示,企业技术人员持股的比例很低,仅有15.4%的被调查企业技术人员持有公司股份,84.6%的被调查企业中技术人员并不持有公司股份(见图13)。技术人员持股在经济发达地区较为普遍,对员工创新激励作用较为明显,说明在制度激励机制方面,沈阳企业亟待改善。


    图13  2022年被调查企业技术人员持股情况效果图

    (六)创新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

    虽然被调查企业对当前沈阳企业发展的科技政策环境总体上比较满意。但调查数据显示,34.2%的被调查企业认为其所在产业中产品和技术仿冒现象比较严重,9.8%的被调研企业曾被侵权,说明市场竞争的法治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企业对技术市场的成熟度评价不高,行业协会的作用与需求相比还有明显差距。

    四、推动我市工业企业自主创新的对策建议

    (一)营造高品质创新生态环境

    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面向产业需求突破“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聚焦提高科技型企业增长率、科技成果本地转化率,全力整合、高效配置各类创新资源,着力构建创新生态系统。

    1.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面向重点产业链组织实施重大科技专项,瞄准头部企业、科技领军企业及配套企业关键核心技术需求,建立“高精尖缺”技术及产品需求清单。通过“揭榜挂帅”等机制攻克更多关键核心技术。

    2.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健全“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雏鹰企业-瞪羚、独角兽企业”梯次培育体系,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

    3.加大科技创新投入

    健全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投入为补充的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用好市基础科学研究专项,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强化政府投资基金、天使基金撬动作用,用好科技成果转化基金等科技投资类基金,引导社会资本进入。

    4.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水平

    推进“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创业孵化体系建设。深入推进高价值专利培育和转化。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扩大科研经费包干制实施范围。

    (二)完善税收优惠政策

    将原有侧重于优惠税率、减免税的直接优惠方式转变为直接优惠与间接优惠相结合,实行加速折旧、投资抵免、费用税前列支等间接优惠为主的方式。具体包括:一是对企业使用的先进设备以及为研究开发活动购置的设备或建筑物,实施加速折旧,促进企业的设备更新和技术进步;二是对企业从事研究开发的投资与再投资实行投资抵免政策,对企业的研究开发费用实行税前列支并超额扣除,提高企业从事技术开发的积极性;三是准许创新型企业按照销售或营业收入的一定比例设立各种准备金,如风险准备金、技术开发准备金、新产品试制准备金等,用于研究开发、技术更新等方面,这些准备金可以在所得税前据实或按照一定比例进行扣除。

    (三)推进产学研深度结合发展

    加大对产学研合作的政策支持,成立专门机构,负责组织协调产学研联合,通过政策、计划引导产学研联合,使产学研联合项目能得到较大的财政支持、税收优惠、低息贷款、灵活价格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充分运用市场机制,鼓励并支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面向企业,扩大产学研的有效联合,为企业的技术创新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

    (四)不断完善企业创新服务系统建设

    大力发展专业技术服务机构,引导创新服务机构向市场化、专业化、规模化和规范化方向发展。对主要开展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转让、技术服务的科技中介机构,可按其当年缴纳所得税地方收入部分予以一定比例的资助。发展区域技术产权交易市场,支持非上市中小股份制科技企业产权流通。对实现技术或技术产权交易的项目,择优给予资助。

    (五)大力发展新型研发机构

    推动与高校、科研院所等重点单位开展“城校”“城院”“城所”合作,在人才培养、重大技术攻关、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加强融合创新。搭建行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在设立登记、项目申报、职称评定等方面建立新型研发机构管理模式。加大协同创新力度,鼓励头部企业、骨干企业牵头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协同创新中心,推动重点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

    (六)打造高素质创新人才队伍

    坚持发挥人才第一资源作用,深入实施“兴沈英才计划”,推动教育、科技、产业、人才等布局一体落实。

    1.多方引进人才

    组织实施吸引集聚高层次人才三年行动计划,深化“手拉手”以才引才专项行动。做好“一院士、一平台、一园区、一基金、一服务”工作,着力引进两院院士、长江学者等领军人才和海外人才。实施“带土移植”团队引育工程。

    2.大力培育人才

    支持驻沈高校发展建设,培养一批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实施青年后备人才储备等工程,培育一批在应用基础研究方面取得突出成绩的青年科技人才。实施技能人才培养,紧盯产业发展的技术需求,共享共建高技能人才培育基地、产教融合型实训基地。

    3.精心留住人才

    实施产业人才支撑、重点领域专门人才支持等工程,制定落实人才专项扶持政策。深化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试点,完善子女教育、医疗保健、父母养老、交通出行等方面生活服务配套。

    4.全面用好人才

    构建人才认定新模式,向头部企业、科技型领军企业和重点高校、科研院所充分授权,开展人才自主认定和职称自主评审。积极开展科技人才分类评价改革,按照重大攻关任务及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社会公益研究等分类构建评价体系。

    (撰稿人:张晔     审核人:李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