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沈阳市统计局官方网站! 无障碍辅助浏览工具条
2021-8-11 星期三   14:13:52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简体版 繁体版
    您的位置:首页 > 数据发布 > 市情资讯
    营收实现增长 结构更趋均衡
    ——2022年前三季度全市规上文化产业营收情况简析
    时间:2022年11月15日来源:沈阳市统计局

    据省统计局反馈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沈阳市规上文化及相关产业逐步克服上半年疫情的不利影响,营业收入实现同比增长,结构更加优化均衡,发展态势平稳向好。

    一、文化产业总体运行情况

    (一)营业收入增长,增速高于全国、全省及大连市

    2022年前三季度,全市规上文化产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13.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3.1亿元,同比增长1.5%,扭转了上半年的下降趋势(上半年同比下降9.6%)。其中,文化制造业营业收入26.3亿元,同比下降16.0%;文化批发和零售业94.5亿元,同比增长6.3%;文化服务业92.4亿元,增长2.8%。前三季度,全市规上文化产业企业数量比上年末增加40家(见表1)。

    表1                      2022年前三季度规上文化产业营业收入及单位数情况

    指标名称

    营业收入(亿元)

    同比增长(%)

    单位数(个)

    2022年前三季度

    2022年上半年

    2021年全年

    总 计

    213.2

    1.5

    372

    373

    332

    按产业类型分组






      文化制造业

    26.3

    -16.0

    43

    42

    39

      文化批发和零售业

    94.5

    6.3

    94

    96

    82

      文化服务业

    92.4

    2.8

    235

    235

    211

      与全国、全省及大连市对比,我市营业收入增速高于全国、全省和大连市平均水平。前三季度,全国文化产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86459亿元,同比增长1.4%;全省文化产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525.4亿元,同比下降0.6%;大连市文化产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34.7亿元,下降3.1%

    (二)文化批零业收入首次超过文化服务业,营收差距进一步缩小,结构更加均衡

    从营业收入看,前三季度各产业营业收入占比结构发生变化,文化批发和零售业营业收入近10个季度以来首超文化服务业,占比最大达到44.3%;其次是文化服务业为43.3%;文化制造业占比最小,为12.3%。文化批零业与文化服务业营收占比相差1个百分点,在上半年拉近的基础上进一步缩小差距(上半年相差1.5个百分点),分别比上年同期和2020年同期差距缩小5.1个和5.5个百分点。

    从单位数看,前三季度全市文化服务业单位数占全市比重最高,达到63.2%;其次是文化批发和零售业为25.3%;文化制造业占比最小,为11.6%。

    从从业人员看,前三季度全市文化服务业从业人员人数占全市比重最大,达到72.7%;其次是文化批发和零售业为15.5%;文化制造业占比最小,为11.8%(见表2)

    表2           2022年前三季度全市规上文化产业分产业主要指标占比情况


    单位数

    (个)

    占全市比重(%)

    从业人员(人)

    占全市比重(%)

    营业收入(亿元)

    占全市比重(%)

    总 计

    372

    -

    32443

    -

    213.2

    -

    文化制造业

    43

    11.6

    3821

    11.8

    26.3

    12.3

    文化批发和零售业

    94

    25.3

    5027

    15.5

    94.5

    44.3

    文化服务业

    235

    63.2

    23595

    72.7

    92.4

    43.3

    (三)文化核心领域增长较快,支撑作用突出

    分领域看,前三季度全市文化核心领域实现营业收入148.3亿元,同比增长4.3%,高出全市平均水平2.8个百分点,营收占全市比重为69.5%,支撑作用明显。文化核心领域中创意设计服务和文化投资运营行业分别增长15.6%和17.0%,同时占比重最大的文化传播渠道行业增长5.8%,表现较好

    全市文化相关领域实现营收收入65亿元,同比下降4.4%,低于全市5.9个百分点,包含的三个行业中有一个行业增长,两个下降(见表3)。

    表3                2022年前三季度规上文化产业分领域主要指标情况


    单位数

    (个)

    营业收入

    (亿元)

    同比增长

    (%)

    占全市营业

    收入比重(%)

    总 计

    372

    213.2

    1.5

    -

    文化核心领域

    253

    148.3

    4.3

    69.5

      新闻信息服务

    26

    15.1

    6.9

    7.1

     内容创作生产

    59

    25.8

    -11.8

    12.1

     创意设计服务

    82

    35.9

    15.6

    16.8

     文化传播渠道

    71

    68.5

    5.8

    32.1

     文化投资运营

    2

    0.1

    17.0

    0.1

     文化娱乐休闲服务

    13

    2.8

    -1.4

    1.3

    文化相关领域

    119

    65.0

    -4.4

    30.5

      文化辅助生产和中介服务

    68

    22.8

    -8.6

    10.7

     文化装备生产

    11

    4.6

    8.2

    2.2

     文化消费终端生产

    40

    37.5

    -3.1

    17.6

        (四)文化新业态发展形势趋好,增速高于全市

    在文化新业态较为明显的16个互联网文化行业小类中,我市涉及7个行业小类,与上年末持平。9月末合计拥有企业32家,比上年末增加6家;实现营业收入16亿元,同比增长11.5%,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9%)7.6个百分点,占全市营业收入的比重为7.5%,比上年同期提高1.6个百分点(见表4)。

    表4             2022年前三季度16个互联网文化行业主要指标情况


    单位数

    (个)

    营业收入

    (万元)

    同比增长

    (%)

    占全市营业

    收入比重

    (%)

       合 计

    32

    159615

    11.5

    7.5

    广播电视集成播控

    1

    1649

    0.1

    0.08

    互联网搜索服务

    -

    -

    -

    -

    互联网其他信息服务

    13

    103286

    16.8

    4.8

    数字出版

    -

    -

    -

    -

    其他文化艺术业

    8

    6604

    -45.3

    0.3

    动漫、游戏数字内容服务

    -

    -

    -

    -

    互联网游戏服务

    -

    -

    -

    -

    应用软件开发

    1

    536

    -89.4

    0.03

    其他电信服务

    1

    1292

    -36.1

    0.06

    其他数字内容服务

    -

    -

    -

    -

    互联网广告服务

    7

    42947

    38.5

    2.0

    互联网生活服务平台

    1

    3301

    9.9

    0.15

    知识产权服务

    -

    -

    -

    -

    智能无人飞行器制造

    -

    -

    -

    -

    可穿戴智能设备制造

    -

    -

    -

    -

    其他智能消费设备制造

    -

    -

    -

    -

    (五)和平、沈河居主导地位,于洪保持发展势头

    前三季度,和平、沈河两区营业收入合计为139.5亿元,占全市总量的65.4%;两区共有文化产业企业193家,占全市的51.9%。大东、皇姑、铁西、浑南和沈北新区等5个地区营业收入合计为67.1亿元,占全市的31.5%;共有文化产业企业161家,占全市的43.3%。其他5个地区营业收入合计仅为6.6亿元,占全市总量的3.1%;共有文化产业企业18家,占全市的4.8%。于洪区保持上半年的发展势头,营业收入增长231.9%,居全市之首(见表5)。

    表5         2022年前三季度全市各地区规上文化产业营业收入及单位数情况


    营业收入

    (万元)

    同比增长(%)

    单位数(个)

    2022年前三季度

    2022年上半年

    2021年年末

    总 计

    2132190

    1.5

    372

    373

    332

    和平区

    762057

    5.0

    107

    112

    103

    沈河区

    633399

    3.4

    86

    86

    83

    大东区

    164306

    4.4

    37

    37

    34

    皇姑区

    52374

    4.1

    17

    18

    15

    铁西区

    193340

    -11.9

    38

    37

    27

    苏家屯区

    27564

    0.8

    5

    4

    4

    浑南区

    99213

    -5.3

    41

    38

    29

    沈北新区

    161626

    -10.1

    28

    28

    26

    于洪区

    23954

    231.9

    6

    6

    4

    辽中区

    595

    35.5

    1

    1

    1

    康平县

    -

    -

    -

    -

    -

    法库县

    2039

    -36.4

    1

    1

    1

    新民市

    11723

    -8.1

    5

    5

    5

    (六)从重点企业看,行业前10位企业保持较好态势

    前三季度,从营业收入看,全市重点文化产业企业保持较快增长。在前10位企业中,有9家企业增长,1家企业下降,好于上半年水平(上半年为8增2降)。在增长企业中,有2家企业前三季度营收分别增长2.4倍和1.4倍,另有4家企业增速超过20%。

                            (撰稿人:李岩   审核人:潘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