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沈阳市统计局官方网站! 无障碍辅助浏览工具条
2021-8-11 星期三   14:13:52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简体版 繁体版
    您的位置:首页 > 数据发布 > 市情资讯
    上半年我市农业经济保持稳步增长
    时间:2020年07月28日来源:沈阳市统计局

    上半年,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做好“三农”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和非洲猪瘟的双重影响,全面推进结构优化调整,助力保障粮食生产。在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全市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平稳增长,主要畜禽产品存栏量增幅明显,全市农业生产经济保持稳步增长。
          一、农业经济总体情况
          上半年,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17.3亿元,可比增长2.5%,比上年同期提高0.2个百分点,比一季度提高0.2个百分点,高于全省上半年农业产值增速0.7个百分点。其中,种植业产值完成55.2亿元,增长2.4%,比上年同期降低1.4个百分点,比一季度提高1.4个百分点;畜牧业产值完成130.9亿元,增长2.6%,比上年同期提高1.2个百分点,比一季度降低0.2个百分点;林业产值完成5.6亿元,增长0.6%,比上年同期降低1.7个百分点,比一季度降低0.2个百分点;渔业产值完成14.5亿元,增长3.4%,比上年同期降低0.1个百分点,比一季度提高2.7个百分点。
    分季度来看,全市二季度当季完成产值127.4亿元,同比增长2.7%,比一季度提高0.4个百分点。按照目前发展趋势,结合市农业农村局提供的春耕播种面积以及畜牧业存栏量,预计农业全年仍能保持平稳增长态势。
          二、农业生产情况
          (一)春播工作进展顺利。上半年,全市完成播种面积1017.6万亩,完成播种计划100.4%。其中,粮食作物面积达825.8万亩、高效特色作物191.85万亩,粮食播种面积比去年增加6.78万亩。二季度,我市气温偏高,日照充足,后期降水持续偏少,北部地区出现一定程度的旱情,但大田作物总体保持了良好的长势,如后期旱情持续缓解,全年有望实现全市粮食高位增产。
         (二)经济作物产量稳步增长。上半年,我市克服疫情不利影响,全市蔬菜产量达102.6万吨,较上年增长1.6%;瓜果产量9.7万吨,增长6.7%,随着疫情得到进一步控制,经济作物生产保持了平稳的发展态势。
         (三)畜禽生产总体向好、生猪养殖增长较快。上半年,我市生猪生产出现强势增长,据市农业农村局数据显示,截至6月底,全市生猪出栏199.9万头,比上年同期增加33.3万头,同比增长20.0%;肉牛出栏增长8.2%;羊出栏下降2.3%;家禽出栏下降17.4%。上半年,全市肉类总产量34.1万吨,同比增长6.3%;蛋类产量10.3万吨,同比增长1.5%。奶类产量23.7万吨,同比下降4.5%。从存栏量上看,我市生猪存栏达到192.0万头,同比增长54.5%,比一季度提高36.5个百分点;牛存栏81.9万头,增长13.5%,比一季度提高2个百分点;羊存栏73.5万头,增长12.1%,比一季度提高8.6个百分点;家禽存栏3418.1万只,增长7.4%,比一季度减少0.7个百分点,预计全年畜禽生产总体将呈增长态势。
         (四)渔业生产提质增效明显。据市农业农村局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市积极调整和优化养殖品种结构,稻田综合种养计划新增5000亩,其中小龙虾养殖面积2000亩,河蟹养殖面积3000亩,小龙虾苗和扣蟹已投放且长势良好。截至6月底,全市渔业实现产值14.5亿元,同比增长3.4%,增速比一季度提高2.7个百分点。
           三、当前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市农业生产虽保持平稳增长,但仍有几个方面需要重点关注: 
          (一)生猪价格攀升,散户追涨风险加大。目前,我市猪价持续高位运行,较高的价格以及较大获利空间使养殖户补栏热情加大,但由于猪源紧缺状况依然存在,仔猪价格居高不下,且仔猪一般出栏周期较长,加之养殖成本逐步攀升,针对资金链较为脆弱的小规模养殖户,面对猪周期价格的波动所承担风险也将逐步加大。
          (二)规模化养殖加快,养殖结构仍需优化。目前,我市规模化养殖上虽然有了快速的发展,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但全市在养殖结构上还需进一步优化。全市养殖品种仍以传统生猪、育肥牛、家禽饲养为主,高品质肉牛、奶牛、羊等草食动物养殖,以及稻田蟹、小龙虾等特色多元化养殖发展数量占比较小。
          (三)夏初少雨,保持防范意识。目前,进入夏季农作物需水关键期,随着气温的升高,降水偏少和时空分布不均情况突出,尤其是上半年北部一部分地区出现了旱情,应持续加强抗旱意识,有效做好大田保墒工作。
          四、促进农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持续加强农业服务。强化部门配合,做好秋菜生产服务。继续完善应急机制,加强干旱、洪涝、早霜、大风、冰雹等灾情监测预警,做好关键农时和灾害易发生地区防灾减灾。设施农业要提前做好疏沟排涝准备,大田喷洒农药、施用化肥应避开阴雨天气,以有效提高农作物产量。
         (二)推进畜禽养殖业规模化生产。在继续做好疫情防控同时,多举措促进畜牧业生产稳定。积极洽谈涉农龙头型企业,推进新希望、扬翔、牧原等31个生猪规模养殖场持续投产,助力提升生猪产能,并支持养殖场户改善基础设施装备条件,提升我市养殖业规模化生产水平。
         (三)健全企业农产品产业链,搭乘电商快车。加大对特色农业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强化项目跟踪服务和政策支持,推进规模化的农业生产方式,引进和支持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落户扩张,形成产业链接紧密、专业分工合理的农产品加工产业区,重点是全产业链等项目建设,并助力企业搭乘电商、展会、推介会等平台,扩大品牌影响力。
                                                                                                             (撰稿人:董卫鑫   核稿人:邢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