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长假期间,我市旅游市场呈现出旅游活动丰富多彩、出游方式多样、旅游热度持续升温等特点。据旅游委统计,国庆假日期间,沈阳共接待游客657.9万人次,同比增长13.1%;旅游总收入48.6亿元,同比增长11.2%。
一、假日旅游产品和活动丰富多彩
节日期间,全市各地区节庆活动异彩纷呈,给市民及国内外游客提供丰富的出游选择。市旅游委组织各县(市)区旅游局和全市旅游企业,以“品味盛京城”、“尽享秋意浓”“惠民节会展”和“欢乐采摘季”为主题,开展40余项特色旅游活动。沈阳故宫、张氏帅府、盛京驿站等景区在节日期间,持续推出实景演出;浑南区推出“恣意乡村游”“创意体育游”“诗意研学游”“惬意生态游”等一系列出游套餐;沈北新区方特欢乐世界举办“五与伦比方特夜”主题夜场活动,引进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火龙钢花”表演;北陵公园推出大型菊花展、向日葵花卉展、皇家祭祀表演等;中街豫珑城旅游综合体举办“盛京十一嘉年华”;棋盘山关东影视城将举办特色“关东民俗节”。沈阳世博园在黄金周期间,连续举办主题特色巡游、综艺演出和音乐进展园活动。此外,新民兴隆温泉城、龙之梦休闲旅游中心等一批旅游企业在“十一”期间,推出系列惠民优惠让利措施,回馈市民游客。
二、出游方式多样,出游人数明显增加
近些年来,沈城市民的出游方式,越发多样,趋于理性成熟。国庆节假日期间,由于高速公路小车通行费免费,导致市内游、省内游比重增加,散客自驾游逐渐成为我市居民出行及省内游客来沈观光的主要方式。从交通部门反馈的信息来看,经由沈阳的各条高速公路,除本溪段稍有拥堵外,其余高速公路均保持良好通行状态。近年来以沈阳为地域中心的交通出行方式,更加丰富:高铁、动车在省内各地级市、甚至县级市的均有高铁车站;国内中短线航班数量的增加;旅游大巴、汽车客运线路,实现省内乡镇的全覆盖,使沈阳及周边城市的中短途线路的出行时间安排更加紧凑、合理,快捷、简便,沈城百姓还逐渐认可并接受了错峰出行方式,避开高峰时段、拥堵路段,每天平均出行人数均衡,合理安排出游行程和时间,从而使高速缓行、交通拥堵的现象得到缓解、出游人数明显增加。10月1日—6日,沈阳地区高速公路口进入7座以下小型客车159.8万台次,日均24.8万台次,同比增长24.8%。
三、举家出游特点鲜明,拉动旅游消费作用明显
家庭式、亲朋结伴式短线游成为沈城百姓出游的主流人员构成。几乎每个景区,都为全家出游的游客,设计、安排了适合老、中、青、幼不同年龄段的旅游项目,生态采摘、特色餐饮、互动体验、温泉养生等活动丰富多彩;各个酒店也推出了亲子房、家庭房,为旅沈游客提供住宿安排,仅沈阳政协会馆节日期间营业额近50万元,同比增加50%以上;沈阳各大商场也推出了针对不同年龄段的旅游购物需求特色旅游商品,仅中兴—沈阳商业大厦节日期间销售近9000万元,同比增加13%。以上针对不同年龄层提供的旅游服务,刺激了游客的旅游消费,拉动了沈阳旅游经济的大幅增长。
四、重点景区接待量高位运行,乡村游受到游客青睐
10月1日至7日,沈阳故宫共接待游客13.8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17.4%;北陵公园接待37.5万人次,同比增长48.2%;张氏帅府接待8.4万人次,同比增长28.4%;棋盘山地区接待40.2万人次,同比增加5.7%。和平区“2016十一皇寺无圈界庙会”和中山公园第三届菊花展,接待游客80万人次。
乡村游成为我市旅游热点,生态采摘、户外登山、农家乐、温泉体验等项目,受到游客青睐。据统计,苏家屯区共接待乡村游游客13万人次,同比增长12%,大东区共接待游客9万余人次,同比增加26%,法库县共接待游客1.5万余人次,同比增加17%。
我市各旅行社共组织出境游团队1200余个、国内游团队2200余个,共6万余人;共接待入境、国内团队180余个,共400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