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在3月下旬受到疫情影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营业收入和利润都有所下降。一季度,沈阳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营业收入1441.1亿元,同比下降3.7%,比1-2月下降11.5个百分点;实现利润总额146.7亿元,同比下降9.4%,比1-2月下降19.6个百分点。
一、 工业效益基本情况
从行业门类来看:一季度,采矿业由亏转盈,实现利润2.9亿元;制造业实现利润148.7亿元,同比下降0.5%;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亏损4.9亿元。
一季度,在沈阳市规上工业生产涉及的37个大类行业中,有25个行业实现盈利,盈利面为67.6%,其中有5个保持增长,5个行业由亏转盈。在主要行业中,汽车制造业实现利润120.1亿元,同比增长0.1%,比1-2月下降25.2个百分点;医药制造业实现利润9.3亿元,同比下降3.1%,比1-2月提高34.6个百分点;专用设备制造业实现利润4.9亿元,同比增长55.3%,比1-2月下降84.4个百分点。
从亏损方面来看:一季度,沈阳市规模以上工业亏损面为44.8%,比1-2月扩大1.7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额为35.5亿元,同比增亏1.0%。其中汽车制造业亏损面为39.7%,亏损额3.0亿元,同比减亏33.9%;通用设备制造业亏损面为53.7%,亏损额2.8亿元,同比减亏5.1%;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亏损面为51.0%,亏损额为14.7亿元,同比增亏2.7倍。
从成本费用来看:一季度,沈阳市规模以上工业发生营业成本1087.8亿元,同比下降3.9%,费用合计143.2亿元,同比下降1.5%。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为75.48元,同比减少0.15元,比1-2月增加0.86元;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费用为9.93元,同比增加0.22元,比1-2月增加0.11元。
从盈利能力来看:一季度,沈阳市规模以上工业的成本费用利润率为11.92%,同比下降0.76个百分点,比1-2月下降0.5个百分点;营业收入利润率为10.18%,同比下降0.64个百分点,比1-2月下降0.31个百分点。
从资产负债来看:一季度末,沈阳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总计8088.2亿元,同比增长3.7%;负债合计4938.9亿元,同比增长0.2%。资产负债率为61.1%,同比下降2.1个百分点,比2月末下降0.2个百分点。
二、 值得注意的问题
沈阳市受到疫情影响,大部分企业在3月停工停产约10天,收入、利润都受到较大影响,具体来看:
(一)利润下降的行业增多
沈阳市工业生产所涉及的37个大类行业中虽然有25个行业盈利,但其中有15个行业较同期利润减少,比1-2月增加3个行业;12个行业出现亏损,只有3个行业实现减亏,其余9个较同期增亏或盈转亏,比1-2月增加1个行业。主要行业汽车制造业一季度向上拉动全市利润仅为0.1个百分点,比1-2月下降19.1个百分点,对全市影响较大。
(二)单位成本及费用的增加
受疫情停工影响,成本和费用有所减少,但是一些固定的成本和费用不能减少,并且由于物流受限等原因成本亦有增加,所以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及费用都有所增加。从大类行业来看,一季度单位成本比1-2月增加的有20个行业,单位费用增加的有13个。其中汽车制造业单位成本比1-2月增加0.78元,单位费用增加0.02元;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单位成本比1-2月增加0.99元,单位费用增加0.92元;食品制造业单位成本比1-2月增加0.32元,单位费用增加0.08元。
(三)小微型企业经营压力加大
小微型企业抗压能力差,外界的波动将对其影响较大。由于原材料等成本的上升,小微型企业年初以来利润下降较大,现由于疫情影响,本月的单位成本又有所上升,营业收入利润率进一步下降。一季度小微型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为87.47元,同比增加2.28元,高于全市11.99元,比1-2月增加0.57元;营业收入利润率仅为1.46%,同比下降2.68个百分点,低于全市8.72个百分点,比1-2月下降0.61个百分点。
三、 对策建议
(一)精准扶持,帮助企业复工复产
复工复产的过程中,针对企业受物流影响,员工返工,企业防疫准备,用电用水等不同困难,指派专人指导企业,做到精准扶持,一企一策地解决企业复工复产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帮助企业尽快复工复产。
(二)降成本、减税费,降低企业成本
保障物流畅通,降低企业成本;对受疫情影响不能按时缴纳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以及住房公积金的企业,允许延期补缴;对符合延期缴纳税款条件的企业,依法延长。多措并举地降低企业成本费用。
(三)加大金融扶持,帮助企业恢复资金链,形成良性循环
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对受疫情影响较大企业给予延期还贷、展期续贷、降低利率和减免利息支持;加大对小微型企业的贷款扶持,强化融资担保服务,创新融资产品和服务;帮助恢复企业资金链,使企业生产走上正轨。
(撰稿人:陈晨 核稿人: 颜喆)